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正式启动
为促进两岸高校师生的文化交流,以优秀的齐鲁文化涵养两岸学子品格,7月14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和台湾静宜大学共同开展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启动仪式。活动采取线上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会议由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轶主持,金融学院党政领导及各专业带头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邀请到台湾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五所高校博士、学者参与讨论交流。
会议由两则美丽的宣传片拉开帷幕,《最好的济南》让两岸师生领略到了泉城济南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独特魅力,《心之所向,共奏时代华章》则让大家看到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实力与风貌。刘长生书记就本次文化交流活动致辞,他从趵突欢腾、明湖微澜、四门古塔、齐烟九点的泉城美景,讲到“绿肥红瘦”“挑灯看剑”的济南名士,从“钻坚仰高、历久弥新”的儒家文化讲到“雄浑壮阔、高而可亲”的文化,希望两岸的师生可以感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徐如志院长对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和金融学院进行了整体的介绍,让台湾师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学校(科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及美好的发展前景,也对金融学院的历史渊源、教学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随后,台湾静宜大学带来了她们的宣传片《教育前,先爱孩子》,静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存瑞对其学校的教育风格,专业设置,经济管理类人才地培养进行了介绍。也让我们看到了属于静宜大学育人之道——先爱他们,再教他们。
伴随着双方介绍的结束,经管类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研讨会正式开始,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系教授赵华伟及金融系教授位华从本专业视角展开讨论,分别探讨了金融学的传统优势及发展路径,金融科技的新兴模式及未来蓝图,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五所高校的教授、学者则分别从人工智能与金融学结合、区块链的现实应用两个角度展开,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资产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人工智能的应用市场、区块链的应用形态及发展方向等课题,在老师们激烈的讨论过后,两岸学生代表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及生涯规划,也让两岸师生在看到差异的基础上相互汲取其优势与特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本次启动仪式及研讨会也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实践团——“寻红色足迹,探大美济南”
7月14日,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实践团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带领两岸师生共同开启了齐鲁文化行的第一站:泉城济南,两岸师生一起探寻齐鲁大地的文化脉络,近距离感悟济南的泉水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
寻访城市文化遗址 深挖济南文化内涵
济南作为龙山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实践团首先来到了素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从趵突泉名称的由来到历史沿革,从自然景观到文化遗址,从文化作品到各路名仕,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两岸师生一同见证了济南的文化底蕴,为趵突泉的自然景观所震撼,为巧夺天工的文化遗址所沉醉,与辛弃疾、李清照隔时空相约,吟一首“绿肥红瘦”,遥想那“挑灯看剑”。当实践团来到李清照故居时,金融学子以诗词接龙的形式展开互动,一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引发了网络另一端台湾静宜大学的吴教授的共鸣,她感叹到“这样看似只会吟诵婉约之词的柔弱女子,却也有着和她形象不符的豪爽果决,如果有机会,真的很想亲自游览”。台湾的学子也以《师说》《过秦论》等古文分享了他们的所学所悟,双方通过线上直播间交流分享,气氛热烈。
从趵突泉出来,沿百花洲那充满古风古韵的幽长小径,实践团来到了大明湖,天色渐晚,大明湖的景色却愈发秀美,在游览过程中金融学院的两位线上主持人利用各个地标建筑开展了问答互动环节,从小沧浪亭到北极阁,从并蒂莲到大明湖的四大怪,兼顾文化深度与趣味性,也让两岸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探寻历史红色足迹 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在探索游览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以济南的红色资源为依托,探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从五三惨案纪念馆中铭记民族之痛,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在百花洲的小道,寻觅行走中党课,聆听庄龙甲、辛锐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在王尽美邓恩铭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汲取榜样力量,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之“魂”,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徐玲玲老师以王尽美邓恩铭的事迹给金融学院的学子开展了一堂微型党课,用先烈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奋发学习,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一天的时间,通过对于“一山一水一圣人”中“一水”的探索与学习,让两岸师生了解了“齐风鲁韵”的独特魅力,对于齐鲁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让两岸的学子充分沟通交流,建立友好互助的关系,更让金融学院师生得以在现场追溯历史、反思现实,补充红色营养,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实践团——探寻圣人故里,共铸文化自信
为了近距离了解孔子、感知儒家思想丰富内涵,以孔子文化链接两岸师生,促使两岸师生的深度交流,共同建设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7月15日-7月16日,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实践团来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以孔府、孔庙、孔林、尼山圣境等文化遗址为媒介,邀两岸师生共同体验一场瞻仰先贤的朝圣之旅。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为“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是后世人们追思孔子、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承载孔子思想、延展儒家文化的载体。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价值、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充沛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两岸师生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孔庙、孔府和孔林,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触摸到千年文化脉搏,受到了深刻教育。
在三孔纷繁复杂的建筑群中,两岸师生看到了存在于这建筑空间中的礼制,也看到了建筑之间的“勾心斗角”,檐与檐紧咬,像雄鸡相互斗啄互不相让一般“斗角”,飞檐横刺入另一飞檐“肩胛”毫不示弱,正如“勾心”。这也让两岸师生大呼震惊。来自台湾静宜大学的陈同学说道“之前在《阿房宫赋》学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之时还在疑惑为什么会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建筑,今天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除了建筑文化,对于儒家文化的感悟与传承更是让两岸师生如痴如醉。在壁画和碑文中,感受“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思想,共同感悟孔子“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处也。”之言。在诗礼堂,感悟“仁礼一体,修己安人”的行为规范,体会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奎文阁,杏坛,各碑亭感受何为“尊师重道”。来自台湾静宜大学的吴教授也向金苑学子讲到:“在台湾,是将孔圣诞,9月28日定义为教师节的,也是为了这种尊师重道的思想。”在到达大成殿时,一行人停下了脚步,无论是身处孔庙的金苑师生,还是远在彼岸的台湾师生,都以行礼或起身的形式向孔子表达了自己的敬意。而一场名为《金声玉振》的演出,更是让气氛达到了高潮,优秀的表演效果让孔子的一生跃然于舞台之上,台湾师生纷纷表示十分震撼,也通过这场演出看到了大陆极高的文化艺术水平,对于齐鲁大地的向往更是到达了极致。
在曲阜游览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以论语接龙的形式和台湾师生展开了生动有趣的互动,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岸师生相互交流,并借论语介绍了双方的学习习惯,学习技巧等。
曲阜的游览过后,傍晚,在台湾同学的盛情邀约之下,两岸学子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就这两天的所见所闻展开交流。来自台湾静宜大学的陈同学讲述了自己家乡的孔庙即坐落于大龙街上的台北孔庙,他讲到:“每年的9月28日,这里会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我们会行上香礼,三献礼,读祝文等,十分庄重。”在他之后,两岸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建筑文化到自然景观再到两地的饮食文化,网络直播间气氛热烈,两岸学子的友谊也伴随着互动交流逐渐升温。
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实践团——登泰山之巅,看齐鲁风华
为了让两岸师生领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气派,学习和领悟“登高必自”的务实作风和“泰山石敢当”的奋斗姿态。7月17-18日,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实践团来到了泰山,通过攀登泰山的形式带领台湾师生领略泰山风光,探寻泰山文化的深厚底蕴。
泰山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物”,不仅仅是一座自然山,更是华人心中的宗教之山、民俗之山、文化之山,自古以来便被视作社稷稳定,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上午8点,无论是踌躇满志的实践团成员,亦或是通过网络与大陆相约的台湾师生两岸师生,都已经集合完毕,实践团也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攀登之路。
清晨的阳光正好,山间的微风也让实践团成员们不曾感到疲劳,一刻也不停地将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传达给台湾的师生,直到爬上十八盘到达南天门,实践团的脚步才稍稍停止。看着陡峭的山路,瞬间勾起了台湾静宜大学吴教授的回忆,她找出了一张八年前自己带领学生来到大陆攀爬泰山的照片,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这段美好的经历。
从南天门向上,泰山石刻变得多了起来,通过对于石刻的讲解,让两岸师生仿佛看到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从“五岳独尊”到“置身霄汉”“天地同攸”再到“孔子小天下处”,这一幅幅石刻,让两岸师生置身于泰山文化的海洋之中。实践团也以诗词形式与台湾师生展开互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清晓骑白鹿,之上天门山”等经典的诗句,让网络直播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除了石刻文化的讲解之外,对于碧霞元君祠、泰山孔庙、青帝宫、玉皇顶等文化遗址的解说也构成了本次攀登泰山之旅的重要部分,当讲到碧霞元君与妈祖的微妙联系之时,来自台湾的同学们主动讲述了台湾的女神--妈祖。来自台湾静宜大学的陈同学讲到“妈祖是台湾人民最普遍信仰的神明,我们这边有很多的妈祖庙,并且会有很多的祭祀庆祝活动,希望到时候能够带领大家一同领略。”
18日晚间,游览完泰山两岸师生在网络直播间欢聚,分享着这几天的收获,有古色古香、人杰地灵的济南,有民风淳朴、圣人故里的曲阜,更有云雾缭绕、雄伟壮丽的泰山,双方交流感想,为这美好的四天道谢与道别,两岸高校“齐风鲁韵”文化行活动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在此期间,两岸师生通过“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同领略了齐鲁文化的无穷魅力,让台湾师生产生了深深的向往。而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使得双方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加深,共同铸造了和谐信任的友好关系。